深度解析了国内外增材制造技术
来源:焊接切割联盟 | 作者:顾波 焊接切割联盟 | 发布时间: 2022-05-07 | 4616 次浏览 | 分享到:

 1    序言

3D打印技术和增材制造技术 (Additive Manufacturing,AM)一直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并获得了重要的商业应用。这是一种具有颠覆性的制造方法,它将彻底改变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彻底改变物体和复杂系统的制造或组装方式。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广。2012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大力支持3D打印技术的发展,并将其命名为增材制造,成为世界科技行业的热点。


增材制造技术是朝着“物质数字化”和“逐层构建方法”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两种方法共同打开了设计空间——材料类型和相位可以根据需要变化,小(纳米/微型)设备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插入,实现复杂形状,并与传感器集成在一起。发展目标的最高愿景,即三维制造的产品不仅具有必要的复杂形状,还包括“感知”所处环境、收集能量和传达其状态的特性[1]。


本文将重点介绍3D打印技术和增材制造工艺,以及金属激光增材制造的技术与设备应用,阐述目前增材制造技术在国内外面临的挑战,总结近几年来增材制造的最新发展,展望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3D打印也称为增材制造,是指在计算机程序控制下连续形成材料层以创建物理对象而生成3D 物体的过程。3D文件源通常被分成几层,每一层生成一组计算机控制的指令。3D打印和增材制造技术的要素就是在整个3D产品中按顺序逐层进行材料添加或连接。3D打印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直接3D打印和间接3D打印。主要区别在于设计是直接由3D打印(直接)制成,或者在创建模型的过程中使用了3D打印(间接)。通过3D打印工艺几乎可以制造任何形态或几何形状的物体。它们通常使用来自3D模型或其他电子数据源的数字模型数据生成,例如立体光刻(STL)文件,这是3D打印机可以读取的最常见的文件类型之一。


增材制造的发明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日本和法国等科技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3D打印的第一个专利是 1984 年由3D Systems Corporation 的 赫尔(Chuck Hull)创造的[2]。赫尔将3D打印过程定义为通过创建要形成对象的横截面图案来生成3D对象的系统。他的发明包括一个立体光刻制造系统,其中材料层是通过用紫外光激光固化光聚合物来添加的。立体光刻到现在仍然是一种非常流行的3D打印制造技术。然而,21世纪10年代,大多数3D打印机使用的技术,尤其是业余爱好者和面向消费者的产品,是熔融长丝制造 (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FFF),也称为材料挤压(Material Extrusion,ME)或 Stratasys 公司专有的熔融沉积建模(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FDM的专利于 1989 年由 Scott Crump 在与妻子 Lisa Crump 创办 Stratasys 公司之前获得。金属的3D打印是在 20世纪90年代随着激光熔化和烧结技术的发明而出现。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和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通常归为总称直接金属激光烧结(Direct Metal Laser Sintering,DM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