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设计标准
来源:冲压帮 | 作者: bjmi | 发布时间: 2021-11-05 | 4265 次浏览 | 分享到:


h1=冲压件顺利送料所需最低高度+(1~3)mm

h2=t+(1—2)

T= h3+(h2-t )/2

A=B+(0.3—0.6)


2、 顶杆,顶块


结构(a)是普通的顶杆,应用广泛;

结构(b)主要造用于条料刚性差,同时又没有成形的部位。

因此该机构由于托起面积大而提高条料刚性。

顶杆,顶块一般与浮动导料销配合使用


3、 卸料结构


结构(a)主要应用于单动模以及简单的小型连续模;

结构(b)主要应用于大中型的精密连续模,同时也比图(a)装拆方便。


4、 限位钉的设计


连续模中,在开始进料时,为防止卸料板与板料单边接触而倾斜,减少模具寿命,需要在卸料板上开容料槽。一般容料槽有两种形式。如图4—4所示:


图中t为板料厚度,d为板料宽度。

t=0.1-0.3mm时采用(a),

t=0.3-0.5mm时采用(a)或(b),

t>0.5mm时采用(b)。


为了加工方便,有时也采用图4-5的结构


5、 弹簧选择原则

  1. 弹簧应保证卸料力足够,且分布合理

  2. 弹簧压缩量弹簧许可压缩量;

  3. 弹簧长度=弹簧预压量+模具自由状态下弹簧的长度。

  4. 卸料力应通过计算:

  5. 弹簧应对称分布。


5支承件设计


1、 模柄

模柄是连接冲床与模具的重要部件。常应用于小型模具上模的固定。其结构有多种形式,我们通常用以下两种:


           

注:

  1. 为细牙螺纹。

  2.  模脚。

模脚结构如图5——2所示:


  1. 一般H应>50以上。如果下模设有气垫顶杆,则需100以上。

  2. 一副模具中有二组或以上的板时,板与板的接合处应设置模脚。

  3. 模脚紧固地下模座上。

  4. 为了叉车上下模具的方便,模脚与模脚之间距离应>130以上,但必须<模板的长度。


6探误装置


为了防止自动冲压时材料误送造成叠打而损坏模具,在模具上安装了探误装置,使模具在异常情况下自动停机。其结构有多种形似,我们通常采用如图6—1所示的结构:


                           6-1

1.TP  2.螺塞  3.弹簧  4.TBP  5.触点开关  6.连杆    7.PP  8.探误杆   9.SBP   10.SP  11.导正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