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工厂建设的探索实践
来源:工业4点0 | 作者: bjmi | 发布时间: 2021-11-01 | 2319 次浏览 | 分享到:

       1、智能厂房设计

       整个厂房的工作分区(冲压、车身、涂装、总装、检验、物流、仓储等)应根据工业工程的原理进行分析,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通过三维设计软件进行建筑设计,可以使用数字化制造仿真软件对设备布局、产线布置、车间物流进行仿真,尤其是水、电、气、网络、通信等管线的设计。

       同时,智能厂房规划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智能采光与照明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智能门禁系统、智能火警系统等。采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及图像处理技术,过滤视频中无用或干扰信息、自动识别不同物体和人员,分析抽取视频源中关键有用信息,判断监控画面中的异常情况,并以最快和最佳的方式发出警报或触发其它动作。

       2、虚拟仿真

       通过详细的仿真分析验证,在计划节点内验证方案可行性、设备数量及用地面积等信息,有效地将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从而约束线体供应商不合理的预算追加;同时在前期进行生产能力仿真验证,有效控制实际生产的CT、JPH、设备开动率及产能匹配;通过数字化分析和搭建,可以保障设备安装进度、缩短在线调试时间。

       图7 虚拟仿真 

       3、数字化工厂搭建

       通过数字化平台将制造数据关联起来,提供一个制造数据管理与应用环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工厂场景建模,构建虚拟工厂。在数字模型的信息化,虚拟与现实高度一致的基础上,进行硬件接口开发和软件功能开发,建立虚拟与现实的数据通讯与互联,搭建虚实融合的数据采集、分析、优化平台,实现基于大数据、物联网的工艺优化和智能生产指导。

       图8 数字化工厂搭建

       2.1.3工艺一体化平台

       基于3D的数字化工艺规划、仿真和优化平台来帮助恒大新能源汽车建立高效的、高质量的产品生产工艺规划水平,通过工艺一体化平台,实现产品设计数据向制造的同步,工装和工艺派生数据的在线设计,以及工装与产品数据的关联设计。建立以结构化数据方式整合在一起的产品、工艺、工厂、制造信息,实现制造、过程数据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以产品数据、工艺资源数据为基础,在数字化环境内,进行工艺布局、工艺设计、工艺仿真验证。提高工艺文件编制效率,实现工艺经验积累、有效重用,最终实现设计面向制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