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增材制造产业(3D打印)已经过了导入期,处于快速成长的新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政策规划处副处长、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李方正表示。

康硕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樊一扬
不纯粹追求“抓眼球”的技术
重点是解决应用市场的问题
康硕集团是中国致力于推动3D打印技术及应用的第一批公司,聚焦工业领域关键零部件产品及相应高端智造装备,特别是应用于高端装备上的核心复杂构件,航空航天航海、能源动力、汽车等领域,都有巨大的需求。
“所谓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意味着从制造工艺、工具或材料匹配上,是传统制造手段难以完成的。”樊一扬表示。
樊一扬说:康硕运用的核心技术主要是两类,一类是采用工业3D打印技术,制作各种材料、尺寸和满足各类应用场景的关键零部件制造模具,用智造技术把传统的模具产业做转型升级。
另一类核心技术是和北京理工大学共同研发推动的国内外首创“低应力制造系统技术”。“工业领域的关键零部件金属材质居多,在金属构件制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受残余应力影响,导致构件精度不达标,甚至产生严重变形及开裂。”樊一扬继而解释,可以用低应力制造系统技术,包含残余应力检测与调控技术、低应力增材技术、低应力焊接技术、低应力固化技术、低应力加工技术、残余应力在线监测技术等一系列相关技术,以保证高精度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品质、效率和成本更优。
在山西晋城高平市,康硕集团设立了“低应力制造系统技术研究院”,可以提供上述相关技术服务、产品、装备和智造产线。
“残余应力是‘工业界的顽疾’,都知道有这个‘病’,但根治不好,此前从业人员很难准确地测量出残余应力绝对值,也不太好匹配消除手段。”樊一扬强调,特别是在高端装备领域,残余应力控制不当可能会造成终端产品的失败。
康硕低应力制造系统技术研究院就致力于研究和推广残余应力检测、削减及均化技术。“这项技术不仅是国内首创,也是国际首创。在这个领域我们会和北京理工大学持续深度合作,希望能一直走在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