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做好以下十一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提升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牢牢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进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携手津冀共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示范区。
深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严格执行首都规划重大事项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加快重点街区控规编制,持续完善首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巩固深化规自领域问题整改成效,严防“大棚房”等问题反弹。统筹推动核心区控规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见效,形成一批可视化成果,优化提升中央政务环境和城市发展品质。
加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实现新国展二期项目竣工,强化雁栖湖国际会都、奥林匹克中心区服务保障能力,推进第四使馆区建设,提高城市环境国际化水平。积极融入、主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国际友城交往。更好发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北京文化论坛、金融街论坛等国家级开放平台作用,吸引国际组织和机构在京落地。
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组合拳”。积极服务保障中央单位标志性项目向外疏解,完成第二批市级机关搬迁。完善疏解激励约束政策体系,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再减量6.5平方公里,确保新生违法建设动态清零。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布局,加快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儿科研究所通州院区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铁路沿线环境、城乡结合部整治和桥体绿化、留白增绿等专项任务,精细治理背街小巷1650条,推进大红门等区域功能重塑和品质提升。
加快推进“新两翼”建设。落实北京与雄安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政务服务同城化,深化“三校一院”办学办医合作,共同建好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加快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步伐,继续保持千亿级投资强度,启动东六环高线公园建设,实现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东六环入地改造项目具备通车条件,实施轨道交通101线、22号线等重大项目,实现厂通路建成通车。谋划推进环球主题公园二期,加快建设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推动“两个示范区”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深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积极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引导支持三地创新主体共建成果孵化与中试基地。加快“六链五群”产业布局,“一链一策”开展产业链延伸和协同配套。着力打造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唱好京津“双城记”,抓好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合作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