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算智慧”云端绽放,第十八届CCF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于线上圆满落幕
来源:北京经信局 | 作者:bjmi | 发布时间: 2022-12-21 | 117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钱德沛回顾了几十年来计算机使用方式的变迁,介绍了构建基于网络计算技术的国家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CNGrid的实践。讨论了在东数西算战略工程背景下我国算力发展的新趋势和国家算力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新的技术挑战。并对我国计算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展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凝晖将讨论算力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若干思考,算力网的技术演进,计算所在第三代算力网上的几个技术创新工作,以及信息高铁——第三代算力网试验场的实践情况。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Krishnaswamy Nandakumar分享了基于HPC的化学工艺开发制造创新。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北京龙讯旷腾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大尺度材料计算世界级领军人物、美国物理学会会士、戈登·贝尔奖首位华人获奖者汪林望分享了,材料科学中的高性能计算展望。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疫情加速了社会的虚拟化,人类从物理世界开始大规模向虚拟世界迁移。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映射空间,虚拟世界的人工智能内容生成、图形实时交互显示等离不开强算力的支持。超算、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等技术为元宇宙提供了算力基础。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副主任、长江学者彭绍亮分享了超算算力构建元宇宙健康数字孪生的主题报告。

       在14日的演讲中,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是推动科学进步的最基本工具,并已发展成为广泛商业用途的主要数据处理引擎,托管各种用户和应用程序。HPC-AI咨询委员会组织主席Gilad Shainer回顾新一代超级计算的最新发展。


       蛋白质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对蛋白结构的理解和设计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包括癌症、遗传病等诸多顽疾的发病机理,找到治疗更精准的路径,并能极大提升创新药、新材料、酶等蛋白质产物的研发效率,降低成本。AI蛋白质折叠技术奠基人、分子之心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许锦波分享AI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技术银行高级计划顾问Ms. Ao Kong分享了计算创新和跨部门伙伴关系如何帮助最脆弱群体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系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袁小艳分享了超算数据中心余热回收与工厂化农业结合的分析的主题报告。MIAI Grenoble Alpes Prof. Denis Trystram分享面向并行和分布式系统的可持续资源管理器的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