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与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汽车轻量化进程备受关注,中国确定了2020年乘用车平均油耗降至5.0升/100公里的目标,《中国制造2025》提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并将轻量化作为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轻量环保已成为当前汽车企业的迫切需求。
随着《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战略合作加速对接,标志智能制造时代已经到来。汽车产业作为制造业中技术含量、智能化程度、产业集中度较高的代表,在工业4.0时代,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显得最为迫切和重要。CHINAPLAS 2017国际橡塑展迎合行业的强劲需求,围绕 “绿塑创新‧智造未来”的展会主题,致力为汽车行业提供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轻量环保、持续创新、智能化等解决方案。
新材料新工艺让汽车更轻更强
相关数据显示,汽车轻量化与能耗消耗有着直接关系。传统燃油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公斤,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升;对于纯电动汽车而言,整备质量每减少100公斤可以增加续驶里程10%,节约电池成本15%到20%。轻质材料的应用是实现汽车轻量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参展多年CHINAPLAS国际橡塑展的中广核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将于展会上带来65%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6单向预浸带,该产品的特点在于高玻纤、高强度和高模量,能在某些领域代替金属材料,推动国内轻量化进程和高性能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应用。产品可应用于轻量化需求的汽车零部件,如脚踏板、座椅骨架和前端框架局部补强等。
发动机周边塑料的应用可以减轻汽车质量和提高燃料经济性。屹立(苏州)工程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将展示其高性能尼龙,该材料XS系列解决了PA材料的高吸湿、翘曲的问题,能充分地替代金属,是汽车减重的优良解决方案,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XT是耐高温的PA系列,最高HDT可达310℃,长时间的RTI值能达到150℃,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部件以及电子电气的耐温、绝缘部件。
另一展商深圳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以湿法两步法工艺生产的聚酰亚胺纤维,较传统一步法生产工艺,耐热性方面提高近100度,强度方面提高一倍以上,克服了传统工艺耐热性与可加工性的矛盾,满足其对高强度和高耐热性两方面的应用。
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将展出的MuCell微发泡注塑是一项革新的精密注塑技术,可显着减轻制件的重量、缩短成型周期,并极大地改善制件的翘曲变形和尺寸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