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如何无缝“网”联世界——广交会网上成功举办带来的启示
来源: | 作者:chinacaw | 发布时间: 2020-06-28 | 1834 次浏览 | 分享到:

新产品、新技术;新平台、新商机;新动能、新活力……面对往来不便、接单困难等挑战,更深程度拥抱数字化和全球化的中国外贸企业,让国际市场目睹了“线上外贸”可能释放的巨大潜力。第127届广交会仅用两个多月时间便实现整体移至“云端”,并以多项创新呈现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世界贸易网上盛宴,以实际行动为全球贸易注入新动能。

从“面对面”到“屏对屏”,企业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模式逐步确立。新产品的完美展示离不开新技术的有力支撑。多维展示、直播推介的背后,离不开外贸企业在设计、研发、生产等全链条上的不断求索。此次网上广交会的展品数量超预期,众多全球首发产品集中亮相,直播带的“货”含金量十足。

在万事泰集团企业文化部经理欧淑慧眼中,线上新模式是大势所趋,是未来外贸的蓝海。企业全力以赴线上参展,就是希望积极适应、把握新模式,开拓更多渠道来应对挑战。

3.练内功抓机遇,提升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

“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广交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李晋奇表示。

世界贸易组织预计,全年全球跨境贸易将下滑13%至32%。这种情况之下,作为世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第二大服务贸易国家,中国做好稳外贸,将对全球外贸的稳定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对于企业而言,借助广交会平台紧抓出口机遇很重要,提升技术水平和强化自主品牌更是不容丝毫懈怠。

根据世界银行6月8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全球经济今年将收缩5.2%,这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程度最深的经济衰退。此次预测较今年1月的预测值下调了7.7个百分点。主要经济体经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机工智库日前预测,海外疫情对中国出口负面影响将进一步显现。一方面,之前防疫物资对出口拉动较大,随着更多国家封锁解除、复工复产,防疫物资对出口的贡献可能会开始下降;另一方面,疫情导致外需走弱的负面影响在前几个月还未完全显现,预计海外需求的下降会在6月或7月份的出口数据中体现出来。

随着疫情好转,订单数量逐渐恢复,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很多周期长、大批量生产的订单被周期短、批量小的订单替代,“定制化”成为外贸新趋势。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必须加强自身供应链的应变能力,提升响应速度,全面进行产品链和管理能力的升级。

众多全球首发、广交会首发产品集中亮相,“三自一高”产品持续增多……疫情给外贸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但也锤炼了外贸企业的韧性,彰显了品牌的魅力。过去广交会上更多的是“三来一补”企业及加工贸易订单交易,如今自有品牌已逐渐成为主流,参展商来广交会不再是单纯为了抢订单,而是推广自己的品牌,开展更高水平的国际贸易合作。